5月15日,音乐学院在新理化实验楼五楼音乐厅成功举办了本学期第二场钢琴教研室教学汇报音乐会。学院领导、钢琴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学生代表出席了本次音乐会。
音乐会以韩佳颐演奏的《筝箫吟》拉开序幕。作曲家储望华巧妙融合古筝的清脆与洞箫的悠远,通过钢琴展现东方神韵,堪称中西音乐文化对话的典范之作。
佟欣格演奏了亨德尔创作的《帕萨卡利亚》(HWV 432),作品以八小节低音主题为基础,通过层层递进的复调变奏,构建出既庄重又充满戏剧张力的音乐建筑。
邹天琦演奏了肖邦创作的《bE大调夜曲》(Op.9 No.2),作品以回旋曲式织就朦胧诗境,被誉为“钢琴诗人”肖邦最动人的音乐情书。
隋念彤演奏了孙以强创作的《春舞》,作品用跳跃的音符描绘了维吾尔青年在果园起舞的场景,民族调式与西方技法碰撞出绚烂火花。
项戈演奏了古里廖夫创作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作品以澎湃动力突破古典框架,和声色彩如北极光般变幻莫测。
郭韵铭演奏了孔空创作的《阿拉贡女郎》,作品通过西班牙舞曲节奏与意大利美声旋律的结合,令人仿佛看见弗拉门戈舞者飞扬的裙摆。
尤怡蕊演奏了王建中创作的《彩云追月》,作品既保留江南丝竹的婉转,又发挥键盘乐器的颗粒感优势。
齐佳鑫演奏了西贝柳斯创作的《云杉》,作品用看似简单的织体暗藏复杂情感,如同针叶林在极光下的低语。
张靖旌演奏了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西班牙舞曲》,作曲家以俄罗斯人的视角重构伊比利亚节奏,铜管般的铿锵与吉他式的扫弦在钢琴上获得新生。
杨睿霖演奏了肖邦创作的《#c小调夜曲》,作品糅合作曲家早期协奏曲与艺术歌曲的精华,在忧郁的旋律中暗藏精妙的复调编织。
最后,王甜一演奏了舒曼创作的《蝴蝶》,在三拍子的舞动韵律中,假面舞会的嬉戏与蝴蝶振翅的轻盈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本场音乐会既是教学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是多元音乐文化的交响对话。从巴洛克到现代,从欧洲经典到民族原创,曲目跨度彰显了教研室“根植传统,放眼世界”的教学理念。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师生们的热烈反响,必将推动钢琴艺术教育在守正创新中再谱华章。
网络排版及发布 | 张原子昂 张若晨
一审一校 | 冯敬华
二审二校 | 张微微
三审三校 | 陈辰 徐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