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鞍山师范学院学术报告厅内乐声激昂、掌声雷动,“青春交响聚韶华 红色传承筑强国”大学生管乐团校际交流音乐会在此盛大举行。本次音乐会由沈阳城市学院管乐团与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管乐团联袂演出,通过经典红色曲目与民族音乐作品,以艺术形式传递爱国情怀,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视听与精神的双重盛宴。
上半场:红色经典奏响时代强音
音乐会以沈阳城市学院管乐团的《红旗颂》震撼开场,恢宏的旋律通过红旗意象,展现了中华民族栉风沐雨的奋斗历程;《红色娘子军》以铿锵节奏再现革命女性的飒爽英姿;《中国军魂》通过号角与低音的恢宏交织,让观众感受到人民军队的铁血忠诚;《童年》为激昂的上半场增添了一抹纯真色彩。

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乐团特别演绎《地道战》与《保卫黄河》两首经典曲目。《地道战》以紧凑旋律还原军民同心抗敌的壮烈场景,《保卫黄河》则以磅礴气势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斗志。上半场压轴曲《五声神韵》匠心独运,融合河南、四川、新疆、云南、内蒙古五地民歌特色,在管乐的演绎下展现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赢得全场热烈掌声。

下半场:青春乐章致敬信仰与传承
鞍山师范学院大学生管乐团在下半场以《奉献颂》深情开篇,乐曲前后两章分别致敬革命英雄与人民教师,动人的旋律配合主持人深情的解说,令现场师生动容;《灯火里的中国》通过管乐细腻的音色,描绘了新时代的繁荣图景;《钢铁洪流进行曲》以雷霆之势再现中国军人的威武雄姿,将全场气氛推向高潮。

民族风情曲目《扎西与卓玛》以藏族音乐元素为基调,高音声部如雪山清风,低音声部似草原回响,生动呈现高原儿女的质朴热情;《红星闪闪》组曲串联《红星歌》《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三首经典曲目,通过“红星”意象重温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少年潘冬子的成长故事,熟悉的旋律引发全场共鸣;《当那一天来临》以铿锵节奏诠释军人“时刻准备”的忠诚誓言。

全场高潮:两校合奏《歌唱祖国》
音乐会的压轴环节,两校管乐团首次同台合奏《歌唱祖国》。进行曲的铿锵节奏如时代鼓点,当“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自发起身合唱,歌声、掌声与欢呼声交织,将音乐会推向最高潮。这首承载几代人记忆的经典曲目,在此刻成为青春与爱国情怀的共鸣载体。

深远意义:艺术与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
音乐会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深受触动。鞍山师范学院一名学生感慨:“音乐让红色历史变得可感可触,先辈的热血与祖国的强大让我倍感自豪。”沈阳城市学院学生则称赞:“两校乐团的合作展现了艺术的感染力,希望未来有更多交流机会。”

本次活动不仅是校际艺术合作的典范,更是一次“美育+思政”的创新实践。通过红色音乐载体,音乐会巧妙串联抗战精神、民族复兴与文化自信,让青年学子在艺术熏陶中深化家国情怀。未来,音乐学院将继续探索艺术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路径,以美育培根铸魂,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担当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
网络排版及发布 | 张若晨 王瑞晗
一审一校 | 李京容
二审二校 | 张微微 陈辰
三审三校 | 徐铁军